谯城区古城镇:志愿助农增收忙 菜农丰收喜洋洋
12月21日,在谯城区古城镇张桥村徐长伟蔬菜基地里,古城镇新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正忙着采摘有机蔬菜,有采摘花菜的,有采摘大白菜的,抬的抬,拉的拉,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天订单特别多,多亏了志愿者过来帮忙。目前,已经向古城好又多、天天惠等超市配送大白菜和花菜5000斤,现在还在采摘的1000余斤大白菜、花菜配送酒店和其他电商网点。”蔬菜基地负责人徐长伟说,“双层阳光棚就是好,不受天气影响,一茬接一茬地种,只要把握好管理技术,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瓜果蔬菜上市,价格高,出手快,销路广。夏秋两季,我这30棚西瓜就收入20万元。”掩不住的幸福一直挂满徐长伟黝黑的脸上。
由于徐长伟种的蔬菜不含农药,品相好,质量优,信誉高,周边大型超市和商贩都是过来订购。“冬季我只保留了20棚,种了花菜11棚、辣椒4棚、西芹5棚,原来10棚大白菜卖的差不多了,一边出售大白菜一边拆大棚,翻翻地等来年再上新棚。眼下,花菜批发价是每公斤3.4元,辣椒每公斤5元,西芹每公斤4元,大白菜每公斤1.2元,每天都要采摘2000-3000公斤,除掉工钱一天能收入1万多元。”徐长伟激动地介绍道。
2020年初,徐长伟成流转土地30亩,建设30棚双层阳光棚蔬菜基地,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现在政府农业产业大发展支持非常大,没有理由不扬鞭快马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业。”说到产业发展,徐长伟这位40出头的老板信心满满的。
“我常年在这做工,工资一天六七十元。”正在剥皮去叶“美容”花菜的60岁脱贫户柴秀玲笑吟吟地说,“我家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在这一年能挣1万多元,地里还能收入3000-4000元。和我一样的在这干活还有5人。”
徐长伟通过种植蔬菜走上致富道路,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一批群众共同致富,李庄在他的带动下发展双层阳光棚20棚。“忙的时候我这里要用到20-30人,脱贫户居多,柴庙村、铁佛村、宁小村的都有,一年下来他们都能有4000-5000元的收入。2020年,工人工资就发出去9万多元。”徐长伟感慨地说,“国家要求脱贫‘四个不摘’就是为了稳定脱贫户的收入,我们这些大户就要义不容辞地帮助脱贫户增加收入。”
近年来,古城镇借助亳州市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政策东风,大力发展双层阳光棚等设施蔬菜,用科技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古城镇有双层阳光蔬菜大棚800余棚,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修秋雨 杨中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