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美国已成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源头

 月博首页登录网址     |      2023-09-04 17:33

  胡志勇:美国已成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源头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民族工作、社会主要矛盾、科技创新治理与经济治理的融合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胡志勇:美国已成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源头】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胡志勇指出,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无视别国关切,自私自利,持续五轮推进北约东扩,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刺激俄罗斯。在俄乌双方谈判的同时,美国背信弃义,还在向乌克兰运送致命性武器,联合欧洲国家试图全面制裁俄罗斯,最终激化俄乌矛盾,以继续在欧洲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并不是第一次。长期以来,美国在对外交往中,为了一己之利,视国际规则为敝屣,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以强权挑战公理。发动的多场侵略战争,给受害国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伤亡,严重冲击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美国肆意将本国利益置于国际组织、国际秩序之上,在世界各地频频挑起军事冲突,企图通过战争颠覆国际规则,维持“美国优先”地位,美国已成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源头。此外,截至目前,美国已对世界上近40个国家实施过经济制裁,并获得了巨额收益,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其影响,冲击了受害国脆弱的经济社会基础,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通过对外战争和干涉维持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地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改变了全球多国的经济面貌。许多发生战争的当事国,都从曾经济蓬勃发展陷入了贫穷动荡的发展困境。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长安:我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蓄势待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表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迫在眉睫。虽然第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早在2004年就已经成立,此后又陆续成立了几家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但实际运营效果并不理想。在商业年金保险中,真正具备养老属性的传统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体量很小,与有关目标差距甚远。正因如此,近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动作不断。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几家专业养老公司主要依托保险公司不同,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17个参股股东来源多元化,既包括传统的保险公司泰康人寿,还汇集了众多银行的理财公司和数家投资公司。事实上,商业养老不仅是保险业的业务,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可以为商业养老提供产品。国民养老保险的银行系背景或许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金融需求。同时,遍布大街小巷的银行网点也为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未来的营销提供渠道优势。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相信随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相关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被有效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春天将真正来临,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在夯实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摘编自《经济日报》

  【王希恩:多措并举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希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对民族工作规律的把握运用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其一,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必须符合时代特点、回应时代要求,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其二,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构筑得更加坚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其三,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现实民族问题谋应对之策。其四,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民族领域各个方面、落实到民族工作各个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之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龚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龚云表示,能否根据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党的工作重心、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的确定,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成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果实,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此外,还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既要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红旗文稿》

  【杨洋、李哲等: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与经济治理实现有效融合】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杨洋、李哲、胡志坚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不断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更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治理水平,更需要科技创新治理与经济治理实现有效融合。这就要求科技界、经济界,以及相关部门取得基本共识,采取更多协调一致的行动。第一,要围绕科技创新内涵与经济增长过程达成基本共识。一方面需要更多从经济活动中知识生产和应用的视角来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另一方面要从知识和创新的视角理解经济增长,进一步优化资本、劳动力等资源配置,能更好避免这些问题。第二,要更多以演化经济学思维更好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从演化的视角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并不是说以前的经济增长不需要科技,现在突然需要了,而是说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知识的需求更大了,对自主性技术知识的需求更大了,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活动的资源配置。第三,要吸纳系统论、耗散理论等,不断丰富科技与经济融合治理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提升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治理水平。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